刚需房装修,就找房先森!

爱家热线 : 400-7997-158

房先森>装修攻略> 装修设计> 正文
免费预约上门验房量房、装修设计
家庭茶艺的环境从家居实际出发
2016-11-02 469C° 来源:互联网SO 标签: 装修设计   家居装修   装修风格  

家庭茶艺的环境从家居实际出发

家庭茶知识手册

对于饮茶环境,前人鞭辟入理的见解已不胜枚举。明太祖朱元璋的幼子朱权,为避政治纷乱而寄心茶道,他的《茶谱》一书,在茶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朱权对品茗艺术贡献莫大,他追求山之清幽、泉之清冷、茶之清淡、心之清闲、器之清洁、侣之清高。人境要“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 的“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环境是“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净牖”;心境要“去绝尘境,栖神物外”;意境为“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如此怡惬、自然,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是极为难得的境界。但对于一般大众,要达此境似不可能,或略具此韵,能闲适、宜人已不错。

家庭饮茶适应的主要是普通民众的休闲之乐,自无须讲究如此之多的“境”,有了那分心境,再对外部环境尽自己所能就可以了。前一讲我们讲到了心理环境部分,这一讲主要看饮茶的家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营造与选择。

家庭茶艺的环境从家居实际出发

品茗要有适宜的环境。古人品茗追求一种天然的情趣和文雅的氛围:“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淡、宜寒宵兀坐、宜松日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台、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明徐渭《徐文长秘集》)字里行间显露都是飘逸闲适、清幽淡雅的意境。在精致的茶室中或在幽疏林中与友人雅士们日间清淡之时,寒夜独坐之时,松间明月下、花香鸟语降、清流旁、浮云下、水边鲜绿的苔藓映入眼帘,或在船头吹火烹茶,或是竹林里飘起淡淡的炊烟,置身这种环境之下,以清静闲适的心情来品茶,伴着淡淡茶香来品悟人生、感观世界,才能达到真悟及永恒的境界。

关于品茶场所,历代茶书均有妙论:

明代罗廪《茶解》:“山堂夜坐,汲泉烹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瓯,清芬满杯,银光潋滟,此时幽趣,固难与俗人言矣。”

明代徐渭在《煎茶七类》中所记品茶场所:“凉台净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谈把卷。”

明代许次纾《茶疏》中也提出许多幽雅的品茶环境,如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观,明窗净几,听歌闻曲,鼓琴看画,酒兰人散,轻阴微雨,洞房阿阁,夜深共语等。

清人郑板桥在《寄弟家书》中也说:“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梅花落》一型,真是人间仙境也。”

总结古今茶书,品茶环境追求一个“幽”字,幽静雅致的环境,则是品茶的最佳选择。品茶环境要求清洁、幽静、雅致。杂乱,喧闹、不洁之地,则领略不到茶的真情趣。

工业化社会和信息时代,带来生活的快节奏、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人心的浮躁和人情的冷漠,独自静品一壶茶或与友人共酌茶韵,已越来越是一种奢望。本来一天的忙碌后,约上三五知己到茶艺馆坐坐,泡壶茶,谈谈工作、聊聊生活,无疑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尽管街头茶艺馆、咖啡厅数不胜数,但那份悠闲和宁静却常常被往来客人的喧闹所打乱。

家庭茶艺的环境从家居实际出发

其实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布置出一片“茶”的天地,自己泡茶独自啜饮,伴着舒缓的音乐,或沉思,或呆坐,一任自己的思想在茶香中驰骋,缅怀过去、畅想未来。没有人打扰,这里是属于你的私人空间。或者用以接待来客,在茶的荡涤中,与友谈天说地、纵横古今,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一份清静。

茶经过漫长的发展,早已深入每个家庭。柴米油盐酱醋茶,系百姓家中七件事,茶为生活必需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家庭饮茶已成为现代品茶的主要方式。在家中喝茶,与去茶馆、茶艺馆相比,缺少茶艺表演等服务,却具有人们更加需求的温馨和自在。家庭饮茶的环境,完全可以做到古人所要求的。想象中,古人似乎比现代人更容易找到一个雅洁的品茶场所,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非常苛刻和难以达到。如徐渭,他认为凉台静室、曲几明窗、清谈把卷就已经很好了。说穿了,无非就是干净、清净、心静。

家庭饮茶的环境,因家居条件是固有的,难以选择,要根据家居的状况而定。有条件的,可以开辟一个专门的品茶室,为饮茶创造一方干净整洁、舒适清新的小天地,使得饮茶更具有文化氛围。若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布置一个专供品饮的茶室,则可简陋些,为饮茶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角落还是可行的。或阳台、或客厅,甚至餐厅、墙角,都可以运用慧心,尽可能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布置成一个静谧得当的饮茶场所。只要摆上一个茶几,几把座椅,便是品饮场所。如果有绿色植物的点缀,则更能增添几分“煮茗对清花”的雅趣。但最好布置得采光效果较好,能让人感到明快爽朗。

茶本身就是质朴无华,就是自然天成。过多的修饰,反而会使茶变得娇情;过多的考究,反而会失去茶特有的醇厚。所以家庭饮茶的环境应以安净、整洁、舒适、清新为主,不需豪华的陈设,不需高档的茶具,不需名贵的茶叶,不需要名泉佳水,也不需要有专业的泡茶技术,只要一个温馨自在的感受。泡壶茶独自品饮,自省自悟,品茶之神韵,悟茶之神理,使疲惫的身心放松一下,是一个人的乐趣。与家人或三五宾朋坐于一处,一同品饮精心泡制出来的香茗,以茶为媒,温亲情,叙友情,杯茶在手,感受生命与生活,其乐融融,是人间真情的互动。这便是茶之道、茶之味。

茶具因人而异,独自小酌,陶瓷茶具可矣;年长者,可用紫砂茶具;年轻人可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女士们可用青瓷或者薄胎瓷茶具。也可根据茶类或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用千人一面。大碗茶也好,壶茶也好,均须干净卫生。

家庭饮茶因为受条件的限制,还要注意人员的选择。一般来说,家庭饮茶的地方都不是很大,因而在人员安排上要注重少而精。品饮与茶宴不同,茶宴可以以众取胜,与单纯清净的品饮有所不同。而家庭饮茶,主要是以茶为媒介、以茶为桥梁,给大家创造一个相聚畅谈的机会。因此,饮茶一般只适于邀请一二情趣相投的好友。

家庭茶艺的环境从家居实际出发

明文人强调客少则幽。张溥说:“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茶录》)。而徐渭则独钟“寒宵兀坐”的感受。一人独自品饮,容易进入安详静谧的心境和适于自省的氛围,自省自悟,从而达到修身怡情之目的。二人共饮,一边品味茶中滋味,一边畅谈世间之事。若是同道中人,还可对弈几局。“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清馨的茶香中体味和谐与欢愉。三人品饮,畅所欲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畅谈之中,增进友情、增长见闻。七八人饮茶,虽也不失友人联谊之乐趣,但从品饮的角度而言,静寂是饮茶的一大要素,静中求和,静中求美,只有静才能让人用心地思考、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领悟。品饮的人过多,则显得过于喧杂了。

其实,家庭饮茶的环境还可再随意一些,没有专门的茶室,没有精心布置得品茶角落也可,在生活工作的间隙,随时可享受茶乐。清早刚一睁眼,就可靠在床头享受一杯“床前茶”,以茶漱口;早餐后,在餐桌上来一杯“上午茶”,提神醒脑;午饭后休息一下,从“下午茶”开始下午的工作;晚上,与家人共饮,既助消化,又享受温馨。

外国人的家庭饮茶注重的,同样是家庭的温馨。公元一世纪苏格兰画家K·威尔基,创作了一幅名为《茶桌的愉快》的茶事画。画面绘二男二女围坐在一张摊有白布的圆桌上饮茶,壁中火通红,一只猫一动不动地蜷伏在炉前,绘出了19世纪初英国家庭饮茶时那种特有的安逸舒适的气氛。

家庭饮茶的环境,注重家庭氛围,大可随意些,以舒适、自在为主。装饰布置,依据个人口味,只要整洁、清净即可。若在家中设置茶室,花费的心思就要稍多一些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家庭茶艺的环境从家居实际出发

余悦教授,著名茶文化专家、民俗研究专家,“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曾任《文艺理论家》、《内部论坛》、《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江西省期刊协会副会长,获得首届江西省“十佳出版工作者”、首届江西省“十佳期刊编辑”等荣誉称号;兼任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茶艺导师、南昌女子职业学校高级茶艺顾问、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茶文化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等。

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多篇;撰写书籍60多本。多次到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讲学与交流。

杭州装修阅读延伸】:

更多更新的客厅装修效果图卧室装修效果图现代简约家装效果图精选、榻榻米装修效果图,请持续关注房先森杭州装修:www.sirfang.com 我们会及时收集,定期更新!也可关注房先森官方微信公众号sirfang_com,或者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

关注房先森官方微信公众号sirfang_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我也要评论

    请先 登录 | 注册